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9|回复: 0

达真堪布:找到那些隐藏在生命中的快乐

[复制链接]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8-3-7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 I  w( {) T$ z! ~6 R; s1 P0 _1 t0 R$ q- t0 E/ m
$ I+ Z3 l6 D  b, I( ?
    以前有个出家人,身体不是很好。一天,他有缘遇到了土美仁波切,于是问道:“怎样才能将疾病转为道用?如何解决病苦?”于是佛子土美就给他唱诵了《快乐之歌》。/ H3 `7 c% c: E- L1 J' G% H
/ {1 l6 c9 c! I2 p% V- m" q! \& E! ?1 a
  顶礼上师!0 v; D  Z" r' d4 J6 ]( p) c
  自他虚幻此蕴身:        ) w7 D+ a/ K9 |1 A# l
  如若患病当快乐,灭尽昔积诸恶业,: J7 K, X: K9 Y1 E8 t- N
  修行正法众所作,皆为净除二障碍。
$ s. F+ s9 A7 R- I5 x9 ]+ s 4 M* |0 K4 f6 Z& f0 \0 Y& O) [
    从世间的角度来思维,疾病缠身是非常痛苦的,但是在修行的道路上,这并不是什么坏事。
+ a# e( ^& b. i6 r0 @- d 0 b: v( a) F. ~! x+ Q
    第一,如果我们继续担心害怕,过度忧虑,对病情没有好处,只有坏处。若是能够提起精神,保持良好的心态,勇敢地去面对,甚至心里还能生起喜悦之情,这是最好的治疗方式。这都是心的作用,心的力量。$ k6 z' K2 o8 [% L1 u: V  o  T

' L/ N* S& h% j" |- Q" c# T  第二,你现在所感受的病苦,是自己往昔造的恶业,只是现在果报成熟了而已。我们最好是超越因果,最起码是转变因果,只要猛厉忏悔,可以彻底消掉。业障没有功德,通过忏悔能够得以清净,这是业障的功德。你把业障消了,果报自然就会结束。并且,这是从根上断除的。到医院看病吃药,虽然暂时好了,但这不是彻底的治愈,这叫做扬汤止沸,不是抽薪止沸,将来还会发芽、结果。我们通过忏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p( g! Z: U& d) z  C

; Q3 S4 J+ ?3 t! M+ I$ H, l  第三,我们可以将病痛转为道用。可以通过修自他交换、自轻他重菩提心这些方式来代替众生受苦,这在行菩萨道里是最最究竟、最最殊胜的修法。我们通过疾病,通过自己虚幻的身体可以承担这么大的事业!/ j2 v+ ]: W) g% N& {; X# U& G
! {/ y) m1 r' O$ s# W! F1 f' D
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不经过磨砺不能成佛。有不顺、有不如意,这些都是训练我们心的一种善巧方法。在一生当中应该经历这些坎坷,最后才能成熟,否则你的一生是不完整的。人在一生当中既要享受,也要吃苦。若是没有经历痛苦,你即使享受到再大的福报,也不会觉得幸福。
; l3 @) g8 P* y8 P; ]
. w& ?0 y9 M, U# s5 o, B0 k0 ^6 S  如若无病亦快乐,身心舒适善行增,
4 D1 n1 U# @: d; v2 x  欲令人身具实义,三门奉行诸善法。3 Q& |" e# K5 ]! m
* R4 E+ `8 Y" A: D2 I+ ~
    没有病也好。如果身体健康,我们就能修持善法。闻思、禅修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否则,听一堂课都难。因为我们总是想着身体的疼痛,根本想不到佛法的妙义。如果身心舒适了,善的行为就会不断增长。如果能够闻思修行,我们得到这个人身也有意义了。: w$ w6 V; h/ q, ^2 A2 H
7 D# n/ I6 U1 P6 L" O: w, }
    我们的身心健康、舒畅的时候,三门要奉行善法。若是用这些去造业,就是颠倒。并不是健康无病的人都快乐,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修行就是快乐。修行人不应该浪费人身,要利用它来行善事、积功德,承办自他解脱的利益。
5 W0 Z  \' A( w; f
7 f8 c4 M, f  `) i$ H* m8 k  如若无财当快乐,无有守护忙碌事,! J- R, c9 _% j' M  R
  所有争端及恼怒,悉由贪执财物起。
. `7 t5 B- K" N) i* `) G3 U  
0 k: \, q  U8 L% L# g  h9 f+ ]    没有财物、不富裕也是一种快乐。首先,没有财,就不用守财,也不怕失财。积累财富、守护财富也是一种痛苦,失财、破财更是一种痛苦。
) |$ y6 T# V5 |$ L" w' z7 ?) z0 f 3 _* p* o: O1 f2 w6 u- L: m+ o# O' f. E
    人都想挣钱,但是很少有人能够挣到钱。晚上做梦都想发财;但是如果命中没有财,怎么努力也发不了财,得到的只是求不得苦。有的人虽然得到财富了,但守护钱财的过程也非常痛苦。人对世间的这些福报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是在追求更多。: y! e1 o2 \! V  c/ O3 x( ~

+ J; v! j( K" m) v0 U    如果不慎失去财富,则更让人沉痛。有的人赌博输了,钱财一下子就没了;有的人生意出问题了,一下子就赔光了……无论以怎样的方式破财,都是难忍的痛苦。$ [8 ]4 o- ]* v- n# G: ?1 Y

# j" P: K  f' L$ Y* H  如若有财当快乐,广兴福德之善资,
1 M* }+ J; T0 }$ @: J* ~8 p  暂时究竟诸利乐,定是福泽之果报。
, n8 g; V1 b5 p) S4 N9 C% T1 n* e
; G0 [" n0 d0 b" m. O+ f! ~    若是有真正修来的福报,富裕也是好事,是修行的一种助缘。有足够的资源,我们可以上供下施,可以利益好多众生。我们可以建道场、塑佛像;还可以印书、放生。这些都是修行上的一种方便。尤其是现在这个年代,越有财力,越能承办事业。
. O/ X& E4 v4 L" F3 P5 F
" t3 L$ n! [- j8 g  富足了,修行时就有具足的条件,不愁吃住,这样修行心里多安宁啊!而且我们可以把衣食都做供养。自身也是一座坛城,我们可以供养、保护坛城。并且,我们的身口意是上师三宝利益众生的工具,我们保护它,也是一种功德。5 G  W( O3 z* [, s

* V, O+ p$ l& ^, M8 e6 ]8 `* D8 `  如若速死当快乐,恶缘无机作阻挠,5 S! [/ j$ V( B/ P. ]0 e" P( ]
  衔结来世之善缘,定入无误之妙道。
% `. T. c& x1 Y" K2 d' R% Z
- ?7 X6 N7 r4 X  V. R$ D+ J2 ^  短命对于一般人来说是一种痛苦,但是对于修行人来说,却是好事。得到了人身,遇到了佛法,还依止了上师,有这么好的机缘,再加上我们也正在修行,还没有毁坏相续,没有断掉今生解脱之命,在这些最最殊胜的机缘当中,死了也值得,也是一种快乐。% X5 u; d0 `% @8 n9 f
' F- t8 Q8 W$ e$ ]( T
     现在是末法时期,法弱魔强,众生福薄慧浅,业障深重。万一遇到了障碍违缘,就失去慧命了。我们若是当下具足了诸多善缘,死后一定能往生。我们尽快去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授记,然后乘愿再来,让亲人也学佛修行,最终把他们接引到极乐世界相聚,多好啊!2 r7 \* D" t# M  N
. o' L2 a% G& k0 z
    如若久活当快乐,修行体悟之庄稼,
. q; b8 R4 |% I4 K) [! `" Y  长依教授温湿度,茁壮成长得成熟。/ ?) T8 B% O, Y0 g) N3 b
  无论如何皆快乐!
9 \4 V+ G% }! ]8 K3 K2 u7 _) @2 |
" w9 J8 i" B  j  N4 X! C. d. K    能长命百岁,这也是快乐。我们遇到佛法了,产生了一些正见,对父母众生也有了无伪的慈悲心,对上师三宝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心,而且对空性义理也有了体悟。如果我们能久活,就可以在此生当中,证得最究竟圆满的果位!
: e- W% `+ b0 _& F1 W2 Y8 V
0 @) l1 N' n8 ?) @: g    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怎么都是快乐。所有的对境,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都不能被诱惑,不能被牵引,一定要把握好,都要转为道用。一切境界,都是修行上的助缘,让你消业,让你成长,让你成就的机会。7 s0 ^8 N. \* O9 p: }2 u/ t5 s
; c" o5 S/ L+ m' _4 r% [( J" S

8 G2 G& {% N" @, C% ?                                              摘自《快乐之歌》讲记
! I4 [6 f% Q+ T7 g, |& [8 Q ) m& A" s3 Y! F
/ c8 x: b  m! b3 Q- \! 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31 09:41 , Processed in 0.087232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