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277|回复: 0

汉服,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记忆(转自汉未央网站)

[复制链接]
鲜花(18) 鸡蛋(0)
发表于 2007-11-9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汉服,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记忆
- X* `" D3 P  E0 d9 `5 U  a
+ w% s5 X; O+ c+ B4 `; |# u
文:逆流(汉未央网站站长)
$ d! E/ T; I  l8 |4 q' o8 p) D

  K: b/ V: X( W* n/ p, I' h$ z7 C8 G# U+ |# R
) F. |, }# |1 u8 q+ K& ^" ^$ ^$ p" C
文明如何开始?" k7 V, m/ c4 h2 a0 E

! @. b3 p/ Z9 S' m# g历史在幽暗中被逐渐照亮。盘古开天辟地是其中第一次。现在我们要说的,便是盘古之后不知多少世代的事了。天地虽已开辟,人却仍不免混于兽迹之中。“羽皮革木以御寒暑”,如此而已。世上分居各地的人类,还没有显着的族群差异。我们将发现,人们首先想到用以区分族属也区分文明与蒙昧的,是服装。
& p0 y/ N$ h; E
% A& Y' d2 x. T6 G/ Q" ~! k" m+ ]$ I' n  ^! \& F$ s/ e5 Z6 ]

& o- Z3 x1 `& ?4 C; k- n: `' o& u& F. G5 u' J( r8 Q$ T
垂衣裳而天下治

! q$ k9 Z9 G- K! B+ E; e# l7 i
照亮历史的火炬点燃了。我们看到了这样一句话——
( |+ t7 F' y7 [; i+ a( b: F8 ~; E% ]/ I" _
/ }& r% l, o6 H0 P' @' E0 K2 e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7 h+ \  e# e- |/ ?. K( n
: {1 M8 y& C/ K; o9 u9 Y

* P1 a9 q5 G- v语出《易·系辞》。作为“天下治”的前提,“垂衣裳”这个意象显出强烈的象征性。1 P4 H  P! O! K4 f2 Q$ I

* Q8 O9 \2 P; n. O& v- b! T. s“垂衣裳”之后两千年,又有周公制礼作乐发生。服饰制度及礼乐制度先后确立,以这两个事件为标志,宣示华夏族文明时代及族群个性之到来,也因此成为汉服的起点。/ {- q7 R2 i! p5 B. d; I2 e" e

; }0 i; G1 o$ e6 @0 `7 K* S; a“盖取诸乾坤”一语表明,华夏服饰超出了仅仅遮羞御寒的实用性,还体现先民的世界观、以及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政治哲学。乾上,坤下,如同上衣下裳。由乾坤,我们很自然地联想到阴阳、天地、男女、父子、君臣等概念。上衣下裳之制,正用以暗喻先民对世界秩序的理解——君臣、领袖、官吏(谐音冠履)等,都属于衣裳。一君二臣(一个裤腰,两只裤筒);一领二袖;一官(冠)二吏(履)——以衣裳产生的先后顺序,以及各部位的名称,设置职务治理天下,才是《易》的本意。# n. E+ |* P. R. @1 s. P* }

" \" F8 t* y  P9 r由以上的意义,“垂衣裳而天下治”也引申出垂下双手,无所事事的解释。意思是,只要合乎宇宙世界的秩序,并在人世复制这种秩序,天人合一,就可以无为而治了。
  q- o. r+ `5 U1 B% q* m& h- I9 c4 x: e" C2 J
上衣下裳之制,到周代发展出深衣。此衣得名来自掩蔽人体严实之故。《五经正义》说“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且经过上古儒家的整理和意义赋予,其具体形制的每一部分都有了深意,而“深意”的谐音即为“深衣”。如在制作中,先分裁上衣下裳,然后在腰部缝合,成为上下连属制的整长衣,以示尊祖承古;深衣的下裳以十二幅度裁片缝合,以应一年中的十二个月;采用圆袖方领,以示规矩;垂直的背线以示正直;水平的下摆线以示公平。
/ K# }- M+ |6 _, c    出于这些对天人秩序的表达,也出于“完且弗费”的现实考虑,深衣得以“先王贵之”,并发展为超越阶层、职业、性别的大众常服,影响深远,成为历代汉服中最持久的线索。  {# E, C# c7 U; T6 w8 N

0 m8 v2 H, V1 U8 O0 A- ^: y: B& y
" @0 M# L" F  P( Z1 l6 \1 e" P* m7 Y
如果没有管仲

6 f5 j  K1 f) j$ `$ K0 O, p7 V% z: d) A# a
* |  I# N( F) `' ~
夏商时期,农耕上升为华夏族的主要生产方式,到周代,华夏族与以渔猎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族群有了明显的不同。服装因其直观性,成为古代华夏族借以区分族属特征的主要标准。服装、礼仪、语言、生产方式相近的族群逐渐认同,有了诸夏的概念。原来生存于诸夏中间而又外于诸夏的族群,即成为四夷。
/ E, _- L% D/ Y
6 Z% k# Z; c5 z2 |5 [西周末至于春秋,诸夏曾受到四夷严重的威胁。《春秋公羊传》僖公四年针对当时的农牧冲突,用一句话概括——
. }+ l9 c5 \  }3 k3 P' @$ G
* q3 w1 S. W  h5 d' {0 a7 S+ q3 V! [. c1 {  m" f8 V
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2 P, |) j, V- S% l) D/ d1 L
, i2 z! `5 R( y0 k% z+ |8 p3 q3 Z  P9 G- S1 W0 Y9 V$ J; T
诸夏不可能指望周王来保护,周王本身,正是由于挡不住犬戎而迁都的。这种现实刺激了华夏的民族情绪之高涨,夷夏之辩兴起。危难之下,春秋五霸出现了。他们的政治诉求中就包括“攘夷”的内容。管仲辅佐齐桓公“存亡继绝,北伐山戎,以开燕路”。齐国登高一呼,实际上代替周王承担天下共主的实际责任,使诸夏从各自为战、各个击破的可怕前景里解救了出来。; V1 F) n; S: u/ Z8 A

/ B/ M% c& G8 \  v/ H0 V这些成就的背后策划人便是管仲。管仲的意义远不止于此。齐国之后,强有力的邦国都以齐为榜样,于是霸主迭起,周王的权威不断低落,而最大的受益者则是整个华夏族。有了霸主挺身而出,一度危亡的民族形势得以扭转。
# \- x% [4 r  k; D6 n+ Z& g& x9 o& \  V8 e' `9 n5 y
因此虽然管仲的道德并不完美,孔子仍要赞赏说——% n( a/ M4 y0 _# }5 o2 L7 O

2 ]0 P" i9 s+ I& A0 B, `+ J; e' b  u" I& r, H$ S2 ~! D
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0 ~- _7 J! O2 P; j1 p) T4 f8 h/ @- O, e) c3 P/ {

7 ]9 ~3 h( H4 Z孔子的评价是文化意义上的。管仲不仅维护了诸夏国君的国祚传承,而且维护了华夏民族的生活方式。这其中就主要包括了服装以及与服装密切相关的发式。夷狄服装左衽,与华夏汉服的右衽相反;夷狄批头髡发,华夏则束发椎髻。所以两者的形象很不相同。. l2 O- o  K% v: E

0 J& `. z" D# D1 o! N0 H有了管仲,汉服从第一次危机中挺了过来,并继续以自身的逻辑发展下去。
2 V) [6 N) R5 P3 W1 s
6 E/ U  \6 ]5 i9 e
+ @  V1 R! Q( X) ?+ A% X" x/ \$ k& p  z2 W( Q% L$ B
胡服骑射之辩
7 M$ ]) W# S' h. `* d& ]% d$ ]

3 i( Y6 {$ N" r; Q; w
; H' E' [9 R) {4 j& H) T    进入战国以后,诸夏自身纷纷进行了大改革。历数重要的变法,从魏国李悝开始,楚有吴起、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这些变法都要求取消封建制,实现以君主为核心的中央集权,以官僚制取代世卿制,同时不同程度地执行耕战激励,使国家机器尽可能适应战争的需要。所以称为战国。
  K1 Q4 b& }; d9 B
4 }, ^; W3 p  _+ |$ i列国变法中,尤以赵国胡服骑射最有个性。应当注意的是,这场变革并不是要将赵变成一个胡人国家,并不是华夏族向胡人的归化。实际情况正相反。' m7 z" J7 \# @

' a: _) m$ a  \0 y赵武灵王继位以后,赵基本不再参与中土战国争霸,其战略重点转向北方,经略诸胡部落。赵在北方的威胁并不在于胡(匈奴),而在于中山。就血统而论,这虽是一个白狄人的国家,到战国之世,却已被视为中土战国之一,可知其华夏化的程度。同春秋时的中土夷狄一样,中山并不以骑射见长。骑射术实际上来自于胡。+ x! {  b, Y$ N; g2 w
6 o9 u) f7 ]% q4 b! A  Q  M: V/ L  G
问题是,诸胡部落对赵国边地的攻击没有达到需大规模出兵的程度,充其量袭扰而已。所以胡服骑射并不出于对胡的惧怕,而是主动借助胡人军事技术的一种尝试,其目的在于“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远可以报中山之怨”。
  L9 N/ k; t; ^, j8 ^2 O7 d
! `3 A% n  p* a- f1 [( Y胡服骑射另一个目的,在于招徕胡人。赵武灵王曾以舜和禹的事迹自喻。舜舞有苗而有苗服,禹袒裸国而裸国化,武灵王以此类比,表明自己利用胡服教化胡人,吸引胡人加入赵国文化圈的心迹。事实证明这个预定目的达成了。赵人、胡人心理上的胡汉差异缩小,胡人开始从感情上亲近赵人。胡服令下达后,林胡王献马,楼烦王致其兵,两族归顺,为赵国提供了疆土和大量娴熟的骑射士,奠定了赵的强国基础。
" N  d' @* g9 j  O# |; A: w+ q: p: e: ^( k4 K7 O; u" W3 L) f; d* K
胡服骑射的范围如何?《战国策》说“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似乎百姓也在变法要求内。但是我们找到了比这更早的史料《竹书纪年》:: |. E6 S' X; P* a& D. J0 C

5 _& q) n/ ]7 X% O2 \4 a$ b- j! ?5 A; }' K
魏襄王十七年,邯郸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又命将军、大夫、谪子、戍吏皆貊服。
) }) _$ z! e2 g. j# I5 \* h/ N, l$ S
+ W2 s1 P) T; [2 i
根据这条史料,可知受命胡服的范围,只限于将军、大夫、谪子、戍吏这四种人,不包括赵的百姓。而这四种人,都是国家从上而下的各级军事头领。同时,作为胡服骑射据点的“骑邑”,只设在北方边境,内地并无设置“骑邑”的记载。+ ~5 _  w& f, |' l+ W8 g  J

' P* \. A9 a" J+ K4 v4 X, b这说明胡服骑射的重点只在骑射,在伏胡,在军事上大规模骑兵作战的应用。所以百姓不必胡服,内地不必胡服。胡服并没有大行其道,赵人的日常生活方式没有改变,赵人依然是华夏族的一支。
/ `+ w) q% L- u' e* g& N& h! V# v7 r, N/ u% B9 t$ b7 S! W: ]
实际上,骑士所穿窄袖短衣,是夏商以来华夏族的固有样式,不见得来自胡人。“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提倡宣传的古礼制抬头”,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解释说,“上层社会就和小袖短衣逐渐隔离疏远,加上短靴和带钩,一并被认为是游牧族特有式样了”。他进一步认为,所谓胡服,有可能还是商周劳动人民及战士的一般衣着,只是加入了一些胡服的元素。
! W% L0 H1 Z6 g7 M! I: R! A3 O' q) W3 X$ _& w6 X
战国时期的各国战士,就是穿着这样华夏固有的窄袖短衣走上战场。面对奖励耕战、君主集权、骑射作战的新华夏,四夷不堪一击:
' ]4 }3 E# f, I% L5 C2 ]- N; }& }- w, G" Z* V! C9 h3 a& A5 Y

; N/ ^' t' M2 Q逮至春秋之末,战国方盛,楚吞蛮氏,晋翦陆浑,赵武胡服,开榆中之地,秦雄咸阳,灭义渠之等。始皇之并天下也,南兼百越,北走匈奴,五岭长城,戎卒亿计。虽师役烦殷,寇贼横暴,然一世之功,戎虏奔却,当时中国无复四夷也。2 @, f- g/ S. b% A: ?

) Z  A  J+ f' w6 B$ C3 a6 c; V) x2 N( P/ _% X6 ?
生存在中土的四夷经过五霸及七雄的讨伐,逐渐消灭或融入华夏,中土农耕基本经济区趋于形成。大一统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O5 ?, L) p, L
& Z) j: X9 }+ d- |6 Z5 C! g8 k* w# j
- k1 Z$ y* w8 T0 u

6 r* k8 _$ c% Q1 m
孝文帝的理想
3 t3 H! F& Y  {- Z  S4 z. t
8 C  K+ x8 z: W. F2 y- U& S# ?
- A  s4 J. ]9 W2 B9 C$ k
汉服的第二次危机,来自于五胡乱华。4 L& o; i( L$ K+ V& Q1 \( E* F% k

* G6 v- q+ Y. N$ k$ F自战国驱逐夷狄、尤其汉朝压倒匈奴之后几百年间,汉人一直对四夷保持巨大的威慑,直到西晋瓦解。人数众多的游牧民进入中土内部,“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重现,中土农耕基本经济区连同汉人的生活方式、汉人社会的基层组织形态受到大破坏。胡汉相攻,中土之地称为“陆沉”。9 _. Z" y, V  S1 k. I- A/ L6 t9 |
$ ]1 r/ Y, E0 d6 a3 u
除南朝外,汉人社会向两种地方收缩。其一,世家豪族所建立的坞壁;其二,流民聚集的河西。经学的意识形态以及汉服椎髻赖以保存。这时胡汉二元对峙局面遍于中土,社会严重分裂,任何一个统治者都必须认真面对这个问题。出于整合社会的目的,用夏变夷或用夷变夏必居其一。
* I8 V& ]% u4 X) k) O: K
: B; L! x1 ~4 g* K) _这时我们遇到了这样一个鲜卑君王——他有一位汉族母后冯氏,她重用汉人、崇尚经学,更重要的是给了小国君以汉人典籍和礼仪的熏陶,使他虽为胡人却有了汉心。这就是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成长背景。冯氏执政期间曾设立皇宗学,使皇族子弟入学,孝文帝在这里培养为一个以经为准则的君主,一批鲜卑贵族子弟,尤其孝文帝的兄弟们也成为日后汉化改制的得力助手。
% u  q. ~* S' o, e0 j5 L5 G; @
0 E( B/ w" O" y/ t' [; D& b. a孝文改制的目的,即在于选择用夏变夷之路,求得消除北魏国家的内部差异,更进而消除同南方汉人社会的差异,为最终的大一统作好准备。
1 ^+ L) e4 V1 J8 l8 U: `
6 G4 F$ V7 H- u* [# _, G" T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之后,汉化令开始颁行——
3 Z( T$ A$ L1 m% `/ F) @: l4 S3 o, Z/ H0 x: f& L9 h( m0 z

* P& ]! J' j& a, N0 I壬寅,革衣服之制。
' l; }( U' I( {1 {; P. y- `
, S0 z& o/ P4 U/ H    8 l; M9 e" v! Y0 f: Y- Y* F/ x! t5 w

& a& w8 n: w( P5 x! L% U作为一系列汉化令中最早颁行的政策,“革衣服之制”类似商鞅徙木立信,要借以宣誓决心和威望,也有试水的意图。这是最直观也相对容易的改革,只有贯彻“革衣服之制”,更艰难的改革才获得了前提。孝文帝为“革衣服之制”用去半年的耐心,从一些细节可知孝文帝对这项法令的认真:
9 c) o  s5 D3 Z) `
* b3 |8 P- V  e$ o5 f' d  s- l! e- g: [+ e& ~8 C' \
尝出行,见妇女仍夹领小袖,乃责咸阳王禧等。
$ e- W! y" X& @1 p7 M+ \; T0 o9 M/ S* y% T( X& y* _
. C1 N; ]: A5 M. d, |) L0 t
这样强制性的胡服禁断之后半年间,没有任何新的汉化令出现。从第二年6月开始,对于胡语、胡籍、胡姓的禁断才相继展开了。以服装为起点,汉化令逐渐深入,发展为对统治秩序的重构。胡姓禁断以及随后而来的定姓族,带来包括鲜卑在内的新的门阀士族之确立。鲜、汉士族之间由此取得了同质性,合流成为可能,新的统治序列在北魏社会形成。9 U1 G. d' v4 W+ X; O5 H
8 M, L# N% B# @
就在太和二十年正月禁断胡姓之前数日,孝文帝进一步巩固了汉服改革的成果:
9 u( `  f2 ~& Q0 b4 z; u- s, I+ v% h% x' U7 Z7 H9 R

6 _4 {0 z3 U! O甲子,引见群臣于光极堂,班赐冠服。- }, ~1 h* N7 ~2 d; S* F
6 {$ u& D. X, f4 V1 d6 X# Y

' o" X" b' i  i$ m8 Y6 q4 C经太和改制之坚决贯彻,迁洛而来的鲜卑人,除些许体貌特征外,从本质到形式都消除了鲜卑痕迹。他们穿汉服、说汉语、用汉人的世界观来思想,已是彻底的汉人了。以洛阳为中心的北魏南部疆土因此整合为一个华夏国家。
9 H/ K9 b# |. j) X, }: T% M/ W# D% k" z% G4 d9 `, R
而北魏社会的二元对立却更加紧张了。留在北方的鲜卑,成了孝文迁都及改制的边缘人,终于导致反叛。太和改制的成果动摇了,但一系列战争的最终胜利者,是尊崇古老周礼的北周。这个政权虽不像孝文帝那样要求彻底汉化,而汉人的力量仍不断增长,在北周国家政治生活中上升为主力,汉服、汉语、经术,甚至于复兴的汉人武力,都成为汉文明延续不坠的支点。/ c. n* T( ?! h

$ G! Y8 `; n" Z' I. Y' a( ]2 [) B! h北周对反汉化的北齐的胜利,本质上是汉人的胜利。胜利的北周正是隋唐大帝国的来源。孝文帝以华夏的北方统一华夏的南方的理想,终于曲折地实现了。2 ~. l& d' p6 ?0 C& R& x4 g  M

' G' I+ T2 X( ^" h, |
' j9 z5 B8 a9 a$ g! o; `  J# V: m
4 @# G9 d1 d8 w4 E7 O% f
禁断、复兴与再禁断
  }/ p6 I2 b: L% y2 X7 Q6 i
, L) D/ g, S$ O( @( I

2 l' U( B* `( U' s# [2 i8 F这是朱元璋称帝的第二个月。就在这个月的壬子日,他发布了一道制令:
5 @, Z& C& p! a' a
- u, B% s7 R  ^  C! r9 U
$ Z+ T6 ~+ }8 C% c0 B- j$ C诏衣冠如唐制。
* M; T+ h# `) [' V7 p, ^5 ~* h$ v! m( D1 j

) i  i! E& A* h, x+ j# k. D此时蒙古君主还在北京城里,明军北伐,胡汉战争进入了最后时刻。军事讨伐的同时,文化讨伐也展开了。朱元璋执行对胡语、胡姓的禁断,其中胡服禁断成为这一系列制令中的第一条。
% z4 ]/ ~6 J1 s; ^( U& U  G- d8 a5 ]) m) T6 f5 F
与北魏孝文帝不同的是,这次并不是胡人归化,而是汉人对自身的光复。魏特夫在《辽代社会史》里将10世纪前的胡人王朝,称为“渗透型”。它们的建立者事先都有向中土“渗透”的漫长经历。这期间,他们对汉文明形成仰慕和认同心理,同时逐渐疏远、甚至断绝了与原居地之间的联系。典型例子莫过于北魏。这样的王朝往往能接受汉人作为政权的合伙人,并过度为一个华夏国家。
% g. j+ Q. }' {8 N' {7 Q/ [* _' W7 n
但朱元璋所接手的这份遗产,并非来自于“渗透型”王朝。从10世纪开始,契丹首先进占幽云,接着在很短的时间里女真占有江淮以北的中土之地,再往后,蒙古统治了整个中国。这样的王朝被称为“征服型”。因没有经历长期“渗透”的过程,他们始终将遥远北方的“祖宗根本之地”视为领土构成中的重要部分,并作为本族认同的珍贵资源。合乎逻辑的是,这些胡人用一种压倒的征服者的眼光看待汉人,汉人只作为奴仆而受役使。
$ u, `* B& M2 P- ?! X
! i, f% O9 W( l; n9 J如果说从草原而来的契丹、蒙古役使了汉人的肉身,那么从东北森林而来的女真更要役使汉人的魂魄。契丹因其二元体制,容许南班汉人用汉服,各从其便而已;蒙古对于汉服也未见特别的禁止。女真则不同。两宋之际女真南下之时,他们就着手禁断汉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记载说:
, U3 e2 v* V5 }$ t5 ]2 X3 ^# t# _7 I
, Y, M: O( j0 g. W, Y0 q  E$ f" i; j; L0 D+ v' L9 j) u
建炎三年,金元帅府禁民汉服,又下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 T' N5 l( i; B- N9 ]0 }" S; `

/ `2 z9 T) ^6 m; i' M8 o/ q- a1 d) }9 A7 f- b, b9 a$ A& F8 O
《大金吊伐录》卷三《枢密院告谕两路指挥》:
# i6 E: @7 E: [! n% q- ]) b! M/ J5 `7 p; j: O1 f
  y! x0 B) Y, B0 f, Z4 s1 W9 W" x  Z
今随处既归本朝,宜同风俗,亦仰削去头发,短巾,左衽。敢有违犯,即是犹怀旧国,当正典刑。% L' ?4 z, ^' M
, p: g6 ~! x& g; j
( C0 Y1 O, z0 ]! `# T8 f
这纸改俗令主要针对河北、河东两路汉人。不久宋室南渡,淮北纳入女真统治,于是又在更大的范围内强制汉人改从女真俗,措施也更为严厉。在“不如式者死”的威胁下,黄河以北的汉人,不得不“衣装之类,其制尽为胡矣,惟妇人之服不甚改”。山西高平发现的金正隆间乐舞杂剧石刻,其中的汉人均左衽。卫绍王时,宋人程卓出使金朝,在沃州柏乡县的一座汉光武庙中,看见壁绘云台二十八将竟也左衽。
" t5 \: T  @0 a' S/ V( Y( ^$ u0 Z) U
9 K  v' h+ J0 I: F$ B唐代吐蕃曾在汉人中强制推行蕃服、蕃语、辫发,实施范围不超过河西。而女真的改俗令则推行于中土之地,这是诸夏数千年不遇的危机。4 {4 V5 T, }3 i; w$ N, O. j
, x6 F  O5 D+ Z
女真的改俗令比以往任何一个胡族都更严厉,即便如此,他们仍没能阻止后代日益滋长的汉心。三代以后,女真放弃极北的都城,换上了汉人君王的冕服,禁断汉服束发的制令也逐渐解除了。
, P5 [* i: Q+ j
# E2 L- W$ ~' O5 p在地近南宋的河南,女真海陵王首先宽松了政策:
( z+ J, R$ [/ E9 [- a1 |: s/ K5 Y

7 k- `. x9 A& t6 n0 u. Y8 c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5 ]% y7 x4 r9 }
2 y: ~, J& K/ J
; D  H' |7 ]4 M, e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引用金代煮盐图说明,“看不出一般劳动人民被强迫改服剃发情形,可知长江以北,金政权稳固后,即早已解除”。/ f3 s2 [7 W9 R1 E* O$ m2 _
: Y8 V: U# R) v
即便如此,汉人经前所未有的征服和改俗之后,服饰礼仪风俗不纯。明太祖在军事和政治上恢复汉人天下的同时,也想到服饰上的驱除鞑虏,正是针对了这个现实。在女真及蒙古统治200多年后,汉人终于有机会重整衣冠。他们心怀敬畏,参照古代周汉唐宋的服饰传统,在广泛搜集、整理基础上,用30年时间,重新厘定了明朝的服饰与礼仪制度,并推行于社会日常生活中。
6 J5 e* O! f. v$ g9 i
5 [  v/ H* v; h6 G当时的汉人不会想到,276年之后,女真以满洲之名竟然又一次兴起。这批人比其祖先更残酷。轻车熟路南下而来,这次,他们不仅占领中土,而且占领南方,建立起庞大的帝国。更血腥的改俗令被推行,肝脑涂地之后,汉服汉发无处容身了。不仅如此,满洲历代君王再没有给汉服复兴的机会,直到这个政权的彻底失败。清朝统治近300年里,汉人只是满洲人驱策的奴才,这个帝国终究是满洲人的帝国。
% P" C* W/ [0 |: q4 G9 W7 }. [1 N  J# e
10-12世纪,在契丹、女真相继统治的幽云地区,那里的汉人已习惯于被征服。女真称其为“汉人”,而中土汉人则称“南人”。前者因投降早而被女真所信任。但女真逐渐发现了他们的问题。金世宗说,“南人犷直敢为,汉人性奸,临事多避难”,之后又比较说,“燕人自古忠直者鲜,南人劲挺,敢言直谏者多,前有一人见杀,后复一人谏之,甚可尚也”。
3 O) e: q/ i' J3 U/ ?1 U0 \" u& ]' o' J1 u
金世宗描述的汉人形象,似与近几百年以来的汉人有几分相象。长久的奴役与阉割,使汉人的群体意识衰落了,所以“忠直者鲜”、“临事多避难”,代之而起的只是汲汲于家族和个人的自私利益。2 Q  P% c/ d, {  v- j

, |5 {" l- r( U0 ?  e汉服连同汉人的精神及汉人的天命,等待光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5-15 21:17 , Processed in 0.09768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