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99|回复: 1

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新约如何引用旧约?(下)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9-15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http://www.oc.org/web/modules/smartsection/item.php?itemid=4078! n$ q1 F4 v( }$ J) m1 P

" V& U7 S; W2 T$ Q3 j$ \6 _
/ k  d4 h+ j' t" t“预表”不是片面地根据旧约经文中某些用词,而是旧约经文中救赎的原则。7 i  k7 Y; p4 M) o9 `2 T
上帝在旧约时代所行的事并非历史的高峰,而是指向将来。
0 A0 }0 o! ?7 g- J6 G; ^8 K+ T# O2 i: Y/ E! F
(续上期)
4 ]1 u. H/ J: @0 b- N9 m1 l谈到新约引用旧约的原则,除了类似寓意解经的现象以外,我们必需讨论另一个重要的看法,就是灵意解经。
* N4 ]3 P( ^8 P: G, g- f
- j' z% R# R2 \) K2 W2 N贰、灵意解经?$ P0 {, f6 [/ ~# _7 L
3 I! a/ y/ f5 P# _
也许我们可以说,灵意解经是华人教会中一种相当独特的观点。笔者对中国教会史没有深入研究,并不知道这用词是谁首创,但是许多华人信徒都听过这个名词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处理这问题,同样是要用几段重要的经文做为实例。$ ]8 e5 J7 c: n9 d1 N$ l& u2 t7 @

# E4 ^& i0 u# J, r& x( Z) {/ ^一、《哥林多後书》第3章& r8 o7 P6 i/ C& m3 a9 }- o
- Q( D+ g2 L- i- Y9 v0 K
第一段重要的经文是保罗在《哥林多後书》3章所说的话。在这章经文中,保罗为了回应一些人的误解,将他自己在新约时代的事奉与摩西在旧约时代的事奉比对,其中3∶12-16特别难解∶5 H; z) o1 ?" Y

+ F1 R& C& S" v6 l  E' d' `( y12我们既有这样的盼望,就大胆讲说,13不像摩西将帕子蒙在脸上,叫以色列人不能定睛看到那将废者的结局。14但他们的心地刚硬,直到今日诵读旧约的时候,这帕子还没有揭去。这帕子在基督里已经废去了。15然而直到今日,每逢诵读摩西书的时候,帕子还在他们心上。16但他们的心几时归向主,帕子就几时除去了。  `* v) H5 c$ W

9 ]/ I- C! v4 v( p读到这段经文,有人难免会问∶旧约讲到上帝的律法,不是说它安定在天吗?怎会被废去?主耶稣在摩西时代根本还没有出生,以色列人怎有可能归向主?! i+ `1 F; l1 l+ \+ C: b4 r
( n3 g2 S' I/ T$ l: {: t
有人认为这就是灵意解经。他们引用保罗在3∶6下半节的话∶“字句是叫人死,精意是叫人活”(和合本),并认为文中“精意”一词应译为“灵意”。但是,若要明白保罗所说的,我们必须注意这章经文中引用的两个旧约背景。第一个背景是《出埃及记》34章,讲到神在以色列人拜金牛犊之後重新与以色列人立约时,摩西因为与神面对面说话而脸上发光,以色列人却因而害怕。9 s# M( J9 E# j

& t! Z- [4 |5 s6 W2 x+ A8 G另一个背景是先知书。在先知时代,耶利米曾经再次提到以色列人在西乃山的这段事迹,指出这正是以色列民族历史的写照,并预言神要他们另立新约,而这新的约会写在心上(《耶》31∶31-33)。
" H/ x, a' n+ z( k) r3 q3 Z; T) F, M, z  p& q; }+ v* I
到了以西结的时候,他也同样责备那个时代的以色列人,没有遵守上帝在西乃山与他们所立的约,同时宣告上帝的应许∶“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结》36∶26)
9 U+ u3 a" k  ?; \  M9 `! e; G- a/ H" ~$ l
( F1 R" m- Z. G, f) m3 J
. m7 h8 b1 e: r& \6 c* y$ G! O8 N保罗承接了先知传统中对西乃山之约的观点,因此在《哥林多後书》第3章一开始,就提到“石版”和“心版”(《林後》3∶3),後来又责备以色列人“心里刚硬”(《林後》3∶14),而且最後提到上帝的灵带来生命的改变(《林後》3∶17-18)。3∶6中的“精意”,指的也就是圣灵的工作(近代几个中译本,如《现中》、《新译》、《吕译》和《思高》,都采用这种看法)。
5 k0 u' d& z; r; B& a) U# S2 K3 {) w: T9 s; q& ?$ |6 w8 Q# x
换言之,保罗在这里是跟著旧约的先知们解释摩西五经,而且根据主耶稣死而复活以後,圣灵的工作所成全的救恩,指出旧约的经文在新约时代的意义。保罗与旧约的先知一样,读《出埃及记》34章的时候,看到历世历代的犹太人,都像西乃山下的祖先离弃真道,需要归向真神。而且,他站在新约时代的观点,指出这种回归真神的行动,就是圣灵的工作,而且信耶稣得以直接亲近神,因圣灵而产生生命的改变,反映神的荣耀。
+ Z" i3 ?  T4 W' z9 G1 V8 i8 ^" W7 `3 O/ c4 T1 a% ~3 X
他读旧约,不是片段性的研读,而是有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理解;另一方面,他读旧约,也是著眼於主耶稣所成就的救赎。由於他那个时代表达的方法与我们现代人不一样,没有清楚说明哪一部分是经文的原意,哪一部分是经文对现代的意义,因此我们有时会觉得他莫明其妙。其实,保罗在《哥林多後书》3章所采用的解经方法,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以经解经”。
1 Y! Z+ I! b, Z# }5 d* f8 ]! q5 c) r
二、《约翰福音》第6章* I" Q1 r0 b/ W4 @3 e
, O: I" E5 r- d' U
另一段重要的经文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第6章与犹太人的对话,特别是6章30-33节∶
8 D- `$ C/ y4 ^5 {+ I" f) T8 n: Z2 U! `+ O8 j2 C8 E; C/ s' ?
30 他们又说∶“你行什麽神迹,叫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什麽事呢? 31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著说∶‘他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32耶稣说∶“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们,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33因为神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P0 n: `, d4 G7 E- d5 s; }: ^
1 X4 K& P* x/ _
这段经文非常有趣,也非常重要,因为犹太人引用旧约的经文(《尼》9∶15,《诗》78∶24),主耶稣也讲解同样的经文,可是他们的解读却不一样。
' J# ~6 n2 C! T% W
9 l1 q, Z* e9 T- ~, e+ j从表面上看,犹太人对旧约经文的理解相当有理。他们表面上好像是执著经文字面和上下文的意义,因为在《诗篇》78∶24,“天上的粮食”分明是指吗哪而言。但是,主耶稣回应时,却指出犹太人读错了圣经。第一,主耶稣指出,经文中赐粮的“他”不是摩西,而是上帝!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它表示主耶稣读经也注意经文的细节,看到《尼》9∶15和《诗》78∶24的“他”都是指上帝而言;而这个细节也表示,谈旧约对食物与生命的观念,不能不谈上帝。
4 Z# x% }* k1 H3 x  Z: }& r$ W& L
8 B. t, @1 y4 \- L5 b第二,主耶稣指出∶只有吃上帝所赐的“真”的食物才不会死(《约》6∶32),因为以色列人的先祖在旷野吃了吗哪,还是死了(《约》6∶49,58)。9 c  H3 f: ]' X' y

1 j) x- T+ V3 H6 R1 I% r, a在这一点,主耶稣所说的话表面上看来似乎是强解旧约经文,事实上却是非常精准地掌握旧约圣经的真意。5 Q& x8 O' I& k- w5 F& w
3 r8 U7 @3 ]9 f$ V; n0 V
主耶稣说的话有两个基本论点。首先,主耶稣准确地指出,倘若以色列人以为他们绝对需要吃吗哪才不会死,那绝对得不到旧约的支持,因为吃了吗哪的以色列祖先都死了。这是旧约中不争的事实。其次,当主耶稣讲到这是“真”的食物时, 不是将它与“假”的相对,而是指“天上的”食物。# H# L$ q* d, \9 y

0 Y/ O: U. c( r' P, S8 r这种表达方式是第一世纪犹太人受了希腊文化影响而有的方式,基本上他要说的是∶唯有上帝才能决定世人的死活,而上帝的旨意是要世人藉著主耶稣的死而得生。换言之,主耶稣说解读旧约中吗哪的神迹,是准确地注意到旧约经文本身的用词,又准确地拿捏到旧约对生命的看法,然後以那个时代的语言表达出来。$ P' h8 Q; I5 [) I( Y. a3 x
4 R/ f' J( [  y
倘若我们说这就是“灵意解经”,理论上是可以容许的,因为主耶稣对旧约经文的解读,确实就是圣灵启示旧约时所要表达的意义,在物质的世界中看到上帝的境界,而我们也可以在圣灵的光照下看到圣灵原来的意思。但是,要注意的是,主耶稣这种对旧约的解读是可以在旧约经文中找到根据的,并非 後来强加上去的!- d% e3 ]- W3 z, x0 D* ^

* T+ B$ f1 O6 ~* Y# T0 @3 y三、《马太福音》2∶157 ~5 v; f9 c3 H- M

# L' M& w8 J; L6 w# K最後,我们要看的是《马太福音》2∶15的引用∶“我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太》2∶15)。
% v. B' Y  C! d6 I& ?  c" W; L, L
《马太福音》1∼2章的一个特点,就是作者经常引用旧约。除了2∶15以外,马太在1∶22-23就引用了《以赛亚书》7章14节∶“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他的名为以马内利。”跟著在2∶5-6,他又藉著祭司长和文士的话指出耶稣的出生是应验了先知弥迦的预言。2∶15的话是第三次的引用。. E: D4 v( _; x5 C5 l8 |0 M4 i
; Z# y8 @* y2 c" T" J4 b
谈到2∶15经文的出处,圣经学者都同意是先知何西阿的话。而学者们也都同意,在《何西阿书》11∶1,先知讲的是上帝召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而我们面对的问题也就因此而生∶为什麽马太却说耶稣从埃及回巴勒斯坦,是应验了先知何西阿的话?% m9 d& s4 x6 e0 R8 n
/ c* s" q# D1 h
初读这节经文,相信有些读者和笔者以前一样,会觉得它所反映的解经原则非常符合我们印象中的灵意解经或寓意解经原则,有时甚至会觉得──说得难听一点,这是对号入座,望文生义。骤看之下,《马太福音》的作者好像是说∶从前以色列人是神的儿子,从埃及出来,现在耶稣也是神的儿子,也从同一个地方出来,所以耶稣应验了旧约的圣经。可是,再仔细思考,又难免觉得两者之间有一个基本不同∶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隶,但耶稣并没有在埃及做奴隶,因此两者其实并不对称。再看《马太福音》的作者在整本福音书引用其他的旧约经文,他也不是这样粗陋。例如,他在《马太福音》1∶22-23引用《以赛亚书》,在2∶5指出文士们提到《弥迦书》,非常准确,因此,马太福音的作者整体上显然不是采用灵意或寓意解经法。! o. [/ F- |9 F  }% T( f

! z2 H0 i1 e# p6 G1 h" U* R後来,读了一些圣经学者的研究,才发现有更好的解释。首先,在《何西阿书》11章,先知已经讲到,上帝从前带他们的祖先出埃及, 也会为後世的以色列人做类似的事(《何》11∶11)。在《以赛亚书》,我们也看到以色列先祖出埃及的经验,成为後代历史的先例(参《赛》42∶18ˉ21,63∶7-14)。
/ w8 i6 n- H1 z9 D+ R
2 u7 Y9 z! G8 L' A- o其次,在新约中,有时作者虽然只是引用一节旧约的经文,但他想到的却是整段的经文,《马太福音》2∶15便是其中的一个例证。换言之,《马太福音》的作者是说∶耶稣这次出埃及是神要藉著 在历史的终结时代进行救赎的开始, 因此成全了旧约何西阿先知的预言。这种现象在释经学中称为“预表”。这种解经原则不是片面地根据旧约经文中某些用词,而是旧约经文中救赎的原则。2 A5 u' L7 r) D4 X
从历史的角度而言,旧约经文本身并不一定明文说它是指著耶稣说的,可是它却清楚地指出旧约的事件本身并不是上帝救赎的高峰;到了新约时代,由於耶稣成全了旧约经文所应许的救恩,新约便说这是应验了旧约的预言。《马太福音》第2章这段经文如是,主耶稣在《约翰福音》6章宣称 就是神所赐的真粮,也同样是根据这个原则。9 K* N: B; E" t% ^- F" u- H) {
1 B3 c) |" B5 w" n+ @5 d
结语* K6 p# ^1 Y9 \' ~

9 V! W8 \4 T7 L. A由於篇幅的限制,我们所处理的经文不多,也都是比较难解的。不过,从讨论的一些经文,我们还是可看到两个要点。首先,我们可以说,当主耶稣和新约作者读旧约的时候,他们都会注意旧约经文的用字,却不是断章取义,而是整段地读,有系统地读。根据旧约本身的提示,他们都看到上帝在旧约时代所行的事并非历史的高峰,而是指向将来;而且,当他们将旧约的教导与主耶稣的救赎比对的时候,他们也都发现耶稣所成就的正是旧约所说的。其次,当他们读旧约的时候,他们的目的不仅仅是陈述一些历史事迹而已,而是将上帝在旧约所说的话应用到自己的世代。他们表达的时候,是针对著他们当代的情境而讲,也是采用他们当代的语言。这种新约解读旧约的基本精神,是我们现代解经原则的依据。
6 L, \) C  A& U; T; O+ z  a. c; i2 ]6 Q
作者曾任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院长,现住美国洛杉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8 13:47 , Processed in 0.06056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