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62|回复: 4

好异教徒会下地狱吗?---转自网络基督使团

[复制链接]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08-11-25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巴刻
: t, m8 Q, n" a! t刘良淑/译, Z" n) ^# w( k5 G

' o; n5 z6 L3 H! G对於没有听过福音的人必定下地狱的说法,非基督徒常表反感,就连许多基督徒也觉刺耳。而在这个世纪,普救论(相信每一个人迟早会得救,与神和好)已经不如不觉中成为一些基督徒思想家及团体的看法。
2 i7 R- @9 e4 f6 U  C但若是全人类最後都会得救,则他们今生何必为了作基督徒而牺牲奉献?而我们又何必费尽心力去传福音?神学家巴刻先生曾着「传福音与神的主权」一书;在本文中,他详细审视普救论的论点与问题。 + O( l& Q" t" U: d- M2 M% Q; @7 M
. h) p2 S4 ]$ J# f
人的命运问题,对忠於圣经、又富思想的基督徒向来是个难题。因为,圣经肯定了叁件事:3 x& t; [8 @4 @

) O' K; z: Q2 q. p) E" A5 S: }7 }# f  ]
) M) [( I. ?5 s* `$ O1.地狱的「实况」:是永远刑罚的状态,人直接承受神对罪的报应。
; y+ B8 ~3 v6 _8 N+ L2 G1 _) y0 f' f/ Q+ t# y
2.地狱的「必然性」:凡拒绝接受耶稣基督与他所提供的永生的人,就是选择地狱。
4 G  _& ?1 U: f
3 |; L. Y( u1 \$ J; _. G' H0 v" H3.地狱的「公平性」:是神对人类残忍不法行为的合理刑罚。
. S  M' p- f8 c, K0 F, t: G6 o% @9 Y0 e; R2 I
耶稣来,就是要拯救只配下地狱的罪人;凡相信他的人,知道自己已蒙赦免,得称义,永远被神接纳,因此得以免於神将来的忿怒。但是没有这种信心的人会如何?我们不是谈教会中的伪君子,耶稣对这种人的命运讲得很清楚:我们乃是谈「好异教徒」,那些在主道成肉身之前的人如何?有些人不是因自己的过失但没有机会听福音,有些人所听的福音是不完整、被曲解的,有些人所住的地方(如阿尔巴尼亚)信基督教即是犯死罪,有些人在国族主义或社会文化的塑造之下反对信仰,有些人曾被基督徒伤害,因此一辈子憎恨他们,情绪受捆绑,不可能认真考虑基督教信仰:这些人全都会沈沦吗?/ {, l, f& L5 j9 y' Z
( f2 z; c& X& o" I3 K
各式各样的答案6 Z( I; [' H% I. V
" y/ K7 ?1 k8 @& V$ [0 x, X

) M( ^. [; N! ^9 ^; l- M) l6 Y对这个问题,基督徒曾提出各式各样的答案
! ?) ]& `6 T. {1 S# ]5 p1 D
- T/ A( b# H/ A3 ~□ 有些人认定,所有非信徒必然下地狱,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罪人,罪有应得。虽然其控诉的确有理,但是结论难道非如此不可?另些人并不同意。
: @# d  m+ g( e! F& @4 U. ]
1 X6 D! m+ v5 E+ g8 ?. A. E; Q& L□ 有几位基督徒思想家开了一条门缝(有时侯不只是一条缝而已),要为「好异教徒」在神的国中找到一席之地。最早期教会的护教者,曾视希腊哲学为神的教导,在外邦人中为福音作预备。他们肯定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能藉着接受他们所接受的启示——道成肉身前的道(the pre-incarnate Word),而得救恩。有人仍然持此种看法。! g* V1 P1 e1 p9 V0 i

, m0 C' c$ `0 G9 q5 |% I□ 许多人恳切期望所有的婴儿都能因基督的十架而得救——缘自奥古斯丁与但丁的想法:未受洗而死的孩童不会进天堂,但也不会受地狱之苦。
+ V+ t  s! q  e+ d( \! C% \$ n) A0 _/ d7 \0 f7 d6 \6 e
□ 罗马天主教认为,在其教会与圣礼之外没有救恩。但是天特会议曾宣告,因某些理由而未能受洗的信徒,可以因「渴望之洗」(即渴望受洗)而得救:梵带岗第二会议更进一步说:「凡不是因罪的缘故,只是不知道基督的福音与教会的人,若诚心寻求神,在神恩典的感召下,根据良心来立志行事,便能得看永生。」「不是因罪的缘故,只是不知道」(guiltlessly ignorant) 一词,是指他们无法抗拒(全然、无药可救)的无知,完全是因环境的缘故,不是由於忽略、意志不坚、或故意(直接或间接)不顺服神。这一条原是为解释复原派(基督徒)的信徒如何能得救而写的,但现在则被用来解释任何宗教中都有人可能会得救。6 f* t. ~" h5 k6 T% {; ~2 S( q
0 |0 M3 [& B3 W" k/ L& j
(基督教思想家中接纳这个看法的人是鲁益师(C.S. Lewis)。他所着「最後之战」中,狮王阿司能说,所有出於诚心的服事,即使是为假神泰西作的,也算是为他而作。有些天主教神学家对普救论的信心也是基於这个思想。)
; h" C1 |& }$ [+ Q2 q+ e  B; M2 x/ c7 r( n  e! h; S
□ 在基督教中,有些亚米纽派(Arminian)认为,让人能得救的恩典已赐给每一个人,并无例外;没有听过福音的人与听过的人一样,因此每一个人都可能得救。
4 w9 w! q6 `2 L- \& k  B/ q2 b8 e5 u: u' F
□ 有些加尔文派的人猜想,神单用一般启示就重生了一些未听过福音的成年人,引领他们悔改、相信。
, b8 A0 v6 Q8 }1 s- ?0 x1 k1 c4 f! {8 Q0 S6 p
□ 近代巴特(Karl Barth)教导说,在钉十架的基督□,人类全都被审判、弃绝;而在复活的基督□,人类全都被拣选、称义。这论点一大大激励了明确的普救论□□巴特似乎仅能凭他的意志力来避免作这个结论。
+ c5 p9 K+ R/ u! Q, l3 Z8 f1 E; s- B
(然而并非所有的神学家的意志都像巴特一样坚定。普救论在今日基督教大部份人士中,已成为公认的看法,认为这是基督救赎之功的结果与程度。)
( L% z7 g' ~* U" {* C5 G& I7 a( f6 }* @! @3 }
压力的来源
1 u/ Y( G1 V2 ~8 x+ R; r
% s; \, Z, P6 U! y: [5 E3 G! d* C. l2 h, A! T- v4 d
现代教会对不信者的命运特别敏感,原因至少有叁点:9 f% i, t9 k! |  E1 h- U

' f5 Y7 R4 g; ^2 E/ J/ a牧会者感到压力颇大。因为西方处在基督教时代之後的多元论时期,反信仰的作法比比皆是。与信徒每天来往的,是持自己种族信仰的人,加入异端的人,或一度作基督徒却因失望而放弃的人,或持科学人文主义而敌视信仰的人。
' N5 m: o7 t( {$ ?# h( J0 B& j8 e+ {
在大教派中,我们发现一大群突变的基督徒,残废的就更不用提了。这些产品出於自由派任意而极端的作风,也出於解经的放肆:亦有时恐怕纯粹出於无能为力。福音派人士大都同意基本信仰,可是在欧美,福音派只占基督徒的四分之一弱,而在福音派之外,则是一片混乱之声。我们不知道,在如此混乱之中成长的人,对圣经的信仰会有多少认识?1 |, N: o, Y+ W$ z7 O
* m. B; i5 t% b' ]5 V' q
不但如此,大众传播、教育体系、文学作品全都采世俗观点,因此,无论男女老幼□□特别是儿童□□都受到强烈反圣经信仰的薰陶。在这种世俗理念文化下的牺牲者,我们对其不信能说什麽呢?他们不是世俗理念的创造者,乃是其成品,被塑造成次基督徒的形状。
/ S- I5 Z% w. u/ O. n
1 X: a6 y7 N  Q若说因基督教文化的崩溃,使一个人存不信的理念,他的灵魂就会灭亡,这种论调对基督徒宽厚的心肠而言,不啻是一场梦魇。8 v% W: Q; l( d
1 D8 {& Z+ S) p( P
这个问题必须答覆。圣经怎麽说?0 l/ k5 w, I/ z4 B
9 {$ {; E( `6 i5 K+ x* X
神学家也感到压力颇大。因为基督教面对回教以及各种民族宗教的勃兴,而所有宗教都反对、抗议基督教是神给人类最终极真理的绝对说法。世界人囗爆炸,效忠基督的民族所占人口比例日益低落。这不仅否定福音得胜的可能性,而且使许多人因此对耶稣基督在全世界的重要性心生困惑。
5 W0 f0 A' T, z& {, B  t! |
1 V( U3 X' s  E有一种反应,是宣称每一种宗教都有基督。换句话说,这些宗教的本质与基督教相同。藉着巧妙的定义手法,这种观点解决了基督教与其他宗教关系的问题。但是我们愈仔细研究其他宗教,愈会发现,无论是终极目标或所用力法,它们与基督教都有极大的出入。这种观点带给我们一连串新的问题。
% `: h& w( c5 m' Z) Z5 z& \3 j  q; b# w8 O4 I
其也宗教(截然否定叁一神,道成肉身,救赎论,因信靠恩得救等教义的宗教)的一般信徒,是否可算为「无名的基督徒」?虽然他们的无知是自己不能抗拒的,因此是可谅解的,但无论也们是否听过福音,都是拒绝基督的,我们能说他们可以(因着对宗教的热诚)得着基督的救恩吗?若是如此,何必向他们传福音?若所有宗教都是易了容的基督教,何必要人改变宗教?
9 M; ?' O" X, G: U% v
( x* ]1 R' c( i2 W* j若印度教徒或回教徒成为基督徒,又会得着什麽?似乎所得的和他从前拥有的完全相同。但我们岂能否定那些脱离印度教和回教之人的见证□□他们信主等於出死入生?我们是否能结论说,老自由派和通神论的看. N7 O( [: `! D) J4 g# w* W( K
法果真没错,所有宗教都在爬同一座山,最後会在山顶会合?
$ T4 I% _$ ^1 X0 N% A8 |- l+ Z1 ^2 ?! _4 L% S. u9 b# G9 g
这个问题必须答覆。圣经怎麽说?8 k1 o: j& \! e2 v( n
& S  b2 [& T% F$ M
对策略而言,也有压力。因为基督教对宣教的看法分成两个极端。「宣教」是一种简称,指教会奉差遣进入世界,奉基督的名行事,爱神并爱邻舍。对宣教的内容,有两种观点互相冲突:4 ^- d9 @7 x0 n' `' I  {

2 M1 M! S1 T5 j) {7 f8 S一种观点与初代信徒、对抗政教天主教运动时期的天主教、和上一世纪基督教宣教运动的信念一致,认为神的托付是:第一,传福音、建立教会:第二,救济各种需要,让人看见且归荣耀给救主,因为是他使我们有关怀之心;第叁,使异教文化基督化。
0 O9 @5 B; J9 v. Q. E' h0 b
6 h6 z3 C' ]. p6 z& h  A然而,近代有些人将宣教定义为:第一,为需要的民众寻求公义、和平和繁荣;第二,与其他宗教对话,目的是要了解他们,并表尊敬;第叁,若时间与环境许可,便栽培基督徒、扩展教会,然而可能没有这种机会。
5 a8 o( a/ [3 M9 R% C: i1 h& u) w) @, O, S( Y6 ~% X9 L, x6 ^
第一种观点现在有洛桑之约为拥护者。第二种可由普世教协所支持、在曼谷举行的「今日救恩」会议为代表。究意那一种看法正确?圣经怎麽说?7 e$ ?0 g1 R5 s2 _1 L) g4 a! F

. w& e: H. N) Z1 {' g5 V; _最终乐观主义+ H4 Y9 t6 W7 E' M2 @
1 G' q" W/ k  _4 ^, R1 w. ]$ c
如果普救论是正确的,将传福音置於社会、政治关怀之後,才说得通。所有的人最後都会因神的恩典得救,是一种颇令人宽慰的想法,不必再担心异教徒、无神论者、非基督教的善男信女、世俗社会的仪牲品等人的命运□□包括千万未听过福音的成年人,以及千万幼年即逝,未能了解福音的人。凡感觉灵敏的基督徒都会愿意接纳普救论,以摆脱一枚令人痛楚的钩子。让我们看看赞成的人如何说。
) Z3 E+ ]  a' E" u3 L% o; q, K( r8 M: a- z4 R
现代普救论的基本观念,并不是没有人应被定罪,而是每一个人最终都会被带领到谦卑感恩的地步,接受神接纳他们的事实,就是基督救赎的死为他们所成就的。地狱虽然是真的,最後却不会有人进去。) c5 i, n; G4 v, p: j* Z% m

/ U+ L* l$ q4 Y" z+ ]1 n8 w, y4 W& \天主教的普救论者认为,人在堕落之後仍然有向善、寻求神的自然倾向。这是神一般恩典的成果,也构成了隐藏的信心□□对神敞开的心;在时机到的时侯(不论是今生或来生),这心便会接受基督和其救恩,甚至犹大亦然(这是测试普救谕逻辑很好的个案)。
; O! G* b0 m2 B' R6 m/ Y3 }5 r0 [* g$ I% J' F* M1 q
基督教的普救论者常公然说,在这世上不信的人会下地狱,可是会继续存活,等他们醒悟过来,就会遇见基督,而在那儿拥抱他。其最主要的信念是:地狱对不信者的作用,就像天主教的炼狱对信徒一般,将他们管训到够资格享受天堂为止。
- X) u  r& L3 n$ W! D! T, L- H# A' @2 \: r* G4 y* w
普救论对恩典的看法是最终乐观主义,超过基督教主流教会、加尔文派或亚米纽派的看法。普救论者认为,地狱不是终极状态,而是归家的旅途。神让人在死後与基督相遇(对有些人是第二次机会,有些人则是第一次),以他的主权呼召、拯救每一个人脱离新约圣经所谓「永刑」及「永远沈沦」(太廿五46;帖後l9,沈沦的意义显然不是全然灭绝,而是毁灭中仍持续地有知觉)。最後不会有一个人失丧。地狱至终会人去楼空。% r$ D# q. I& m( s4 I
" W- g/ `5 i* O7 H$ m
反驳
4 }# v9 g) [  v2 x! I& [, I, n
! [# K) }5 I) z/ {/ t6 v1 P$ l% m, l1 X
这种地狱空设的看法有何根据?没有任何经文明确支持所有人最终都得救的理论。普救论其实只是一种神学的揣测,将一些新约经文一目了然的意义撇在一旁,而强调所谓新约思想的总意:神对人公义的报应,是以管教来表达救赎之爱。
- j- N( D, W/ C3 ]/ E4 e, G; y- s6 Z, b
若普救论足以采信,是很不错;但是圣经论到神的审判,没有一处表明这种看法:而驳斥的辩解却似乎令人不得不信服。* Y2 W8 W5 l# C( x4 s

( M% D5 Q6 Z/ B" T0 U% {$ p# }$ H, k1.普救论岂不是忽略了圣经再叁强调的一点:今生的抉择对永生命运是「决定性」、「终极性」的?这个重点能否一笔勾销?显然不能。
- \: O1 O- |5 Z. Z4 @3 Q) |+ A( n
1 M6 k; u$ i5 V( ?2.救论岂不是将基督定了罪?因为他警告人,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逃避地狱;这样,他若非能力不足(不知道所有的人至终都会得救),就是有亏道德(知道但隐瞒真象,以恐惧唬人进天国)。这个难题能解决吗?显然不能。
5 o3 s8 H! ~( F( O7 j: [. a. _3 }8 L' o+ q$ O5 F8 @; H
3.普救论认为,至高无上的恩典能在非信徒死後拯救他们,这一说岂不会带来新的问题?假定神有能力至终让全人类都有信心,为什麽今世他不如此行,让每一个听见福音的人都相信?但若现在神的能力不足以使凡听闻福音的人都贩依,我们怎能肯定他在来生能作到?普救论者的神论是否能前後一致?显然不能?
7 k& A- I, I$ N9 E7 G  g4 r- G$ M) q8 r, e
4.经过深思熟虑之後,基督徒的良心岂不是会因无法将普救论应用在自己身上,而必须拒绝它?邓尼(James Denney写道;「我不敢保证,若我拒绝今生给我的机会,将来会另有良机;因此我也不敢对别人这麽保证。」在这一方面有无其他出路?显然没有。
4 k/ r: Y" ]+ e3 t; J+ s  ]  [+ ]2 A& C. |" N: A, M, W9 T" r3 k6 a
所以,普救论不是办法。今生的抉择必然是决定性的。因此,向我们周围堕落、有罪、面朝地狱的亲友传福音是我们应优先提供的服事,这正是他们最重要、最基本的需要。传福音必须居於首位,恰似初代信徒、历史上的大公教会、及宣教运动所赋予的地位。
: j# p9 s( u" ~& N$ E0 l$ [4 ^: v
+ N# l0 X: a9 E) l) `保罗写道:「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我都欠他们(福音)的债」,「因为『凡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然而人未曾信他,怎能求他呢?未曾听见他,怎能信他呢?……可见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一14~15,十13~14,17,引用珥二32)。
% [; G% V( m- w$ q" S
8 |9 b/ ]( O# E3 B4 _* H世上的光
6 ]8 \1 ^% K# z- v6 P# B; s: [% L/ M, B) K: i& S, t. Q

. |2 E, X, _+ ~5 v但是神能否在个别状况下,运用一般启示——每一个人都看得到的亮光——使人悔改,产生信心,让一些从未听闻神赦罪信息的人得救?1 v, J8 y! L3 E- h; A

2 W( V2 O# ]$ r, T, V8 V这个问题是由彼得的告白引起的。他说:「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十35) 。保罗的话也支持此说:「(神)为自己未尝不显出证据来」(十四7)。此外,他在罗马书一18~二16声明,神对所有人类都有一般启示。尚有,麦基洗德、叶忒罗、约伯、亚比米勒、巴兰、乃缦、约拿所搭船之水手、古列、尼布甲尼撒等人,都承认以色列的神,并敬拜他。约翰称道成肉身之前的道为「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约一9,参4节);他分析道,罪人受审判是因为不来就光,而「行真理的必来就光」(叁19~21)。神审判我们,完全恨据我们在所赐的亮光之下,行为如何;而他的判断全然公义——我对这无毫无疑问。
) i( D4 w; t4 ^% r
  H. l. V/ D- V) ]在「基督徒与世界各宗教」一书中,安德生爵士(Sir Norman Anderson) 提出一个关於非基督教信徒的问题:「倘若大发怜悯的神藉他的灵,在某些其他宗教的信徒心中工作,以他的『曙光』带领他们到某种程度,发现自己有罪,需要赦免,并帮助他们仰赖他的怜悯;这岂不是可能的吗?」6 N$ B/ q6 {3 ^! @3 u8 ~

- G- _  F- W; S! K$ ^' k! j2 k答案似乎是「的确有可能」,至少某些旧约人物可能是如此。果真这样,这些信徒在天堂便会得知,他们是因基督的死而得救,心灵是因圣灵而更新;而也们也会加入得荣耀的教会,永远称颂神至高无上的救恩。从第二世纪起,已经有基督徒如此期望。或许现在苏格拉底与柏拉图正在这种欢欣的状态中——谁知道呢?7 y+ R/ C/ U. X' z, d

5 t; L% U8 k. R5 w但是我们没有任何保证,可以「期待」神会在一位没有听见福音、了解福音的人身上这麽作。因此,即使我们愿意考虑这种可能性,宣教的责任却一点也不因而减少;「而来自其他宗教对基督教的抗拒,以及所造成的属灵危机,在我们看来也仍然不比从前小。」
; x7 B! g- m3 }5 ^( T! Y6 d1 [0 M: \- V3 ]
我们如果明智的话,就不会浪费时间思索这个问题。毕竟,我们的工作是要把福音传开,不是去猜想没有机会听见的人以後会如何;那是神的事。他是公平的,也是大有怜悯的;等我们知道(总有这一天)神是如何处理的,我们一定会毫无怨言。现在,让我们谨记:全人类都需要赦免,需要新生命,以及福音的恩泽广被。向「凡愿意的人」发出邀请。让我们加倍努力,宣扬基督,他能彻底拯救所有靠他进到神面前的人。; T! K3 p* u6 \9 w' V8 F

3 t8 q; M6 p4 q$ @, d5 ~% ]- t' N$ YReprinted from Christianity Today January l7, 1986. Used by per mission.
* B( Q) J, e/ z: o7 y! h
5 h0 s5 L! \6 i6 H- J: @2 I作者巴刻博上(Dr. James I. Packer),1926年生於英国,二十九岁获得牛津大学的神学博士学位。属福音派圣公会,在英国执教多年,现於加拿大温哥华礼敬学院(Regent College)任教职。重要着作有:「传福音与神的主权」、「认识神」等。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8-12-1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B4 i never think about this
) I  u5 M! {) F% e8 u0 Pand i don;t think i need to spend a whole lot of time to !
- @6 [, A) A8 `# @我们如果明智的话,就不会浪费时间思索这个问题。毕竟,我们的工作是要把福音传开,不是去猜想没有机会听见的人以後会如何;那是神的事。他是公平的,也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2-17 08:02 | 显示全部楼层

.

每日顶个贴,快乐中国人!
鲜花(1)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09-2-17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板凳 的帖子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may joy of Jesus Christ be with yo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4-6-18 11:44 , Processed in 0.154580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